1.手术部位接触污染源
手术过程中,皮肤表面的正常细菌被移除,使皮肤屏障受损。如果手术部位接触到受污染的物品或环境,则可能导致病原体如粘质沙雷菌进入伤口。因此,在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抗菌洗液清洗手术部位、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等。
2.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当患者存在基础疾病或处于术后康复期时,其免疫系统可能受到抑制,无法有效抵御外来的病原体入侵,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监测并控制潜在的基础疾病状态。
3.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会导致手术部位暴露于微生物,增加感染风险。举例来说,在进行任何医疗操作之前,都必须对所有器械和设备进行彻底消毒,并且只在无菌条件下使用它们。
4.使用了已被污染的医疗器械
使用未经充分清洁或消毒的医疗器械可能会将外部环境中存在的致病性粘质沙雷菌带入体内引起感染。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医院需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测,并确保所用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
5.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株耐药性增加
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会使敏感性较低的菌株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进而产生耐药性。非必要时不建议使用广谱抗生素,若必须使用也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选用,并遵循医嘱完成整个疗程。
建议定期进行血液培养和尿液分析,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或超声波扫描,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