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一般全身换血之后有什么后遗症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一般全身换血后需警惕可能出现的溶血反应、贫血、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障碍、感染风险增加等后遗症,建议密切监测并及时就医。
1.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通常由免疫不兼容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当输入的血液与患者自身血液存在免疫学上的差异时,会引起免疫系统的攻击和破坏。这些差异可能来自于ABO血型不兼容或者Rh因子不兼容。溶血反应主要发生在血液循环中,但也可以影响其他器官系统,如肝脏和肾脏。
2.贫血
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减少或红细胞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能导致组织缺氧。全身换血可以纠正某些类型的贫血,但在过程中可能会进一步稀释血液成分,引起暂时性贫血。贫血会导致身体各处组织供氧不足,尤其是大脑、心脏和肌肉。
3.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浓度失衡,可能会影响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进而干扰细胞代谢过程。全身换血可能导致电解质分布发生变化,引起紊乱。电解质紊乱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器官的功能障碍。
4.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指血液凝固过程受到干扰,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全身换血时使用的抗凝剂会抑制凝血过程,增加出血风险。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瘀斑、呕血、咯血等症状。
5.感染风险增加
因为换血的过程是一个有创操作,在穿刺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局部的损伤,如果消毒工作没有做到位,就有可能会导致细菌入侵,从而诱发感染的情况发生。感染风险增加主要是因为在进行换血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无菌技术来避免感染的发生,而这些技术的不当应用可能会导致病原体进入患者的血液循环中。
针对上述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建议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生化分析以及特定的溶血筛查。治疗措施需根据具体后遗症制定,可能涉及输血、补液、营养支持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在恢复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66
2024-04-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