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十岁了还是控制不住大便,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胃肠炎、肠道菌群失调、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原因所导致的,可通过饮食调理、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
1、饮食不当
如果小孩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过多的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花椒、大蒜等,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刺激,使胃肠道蠕动增快,从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香蕉、苹果等,同时还要避免食用上述辛辣刺激性食物,通常能够改善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如频率和粪便性状改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果小孩患有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会出现大便不规律的情况。建议小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蒜等。同时还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3、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果小孩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病原体侵入胃肠道,引起急性胃肠炎,从而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小孩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止泻治疗。同时还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是指由于肠道菌群变化而引起的失衡,如果小孩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增快,从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小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肛门括约肌松弛
如果小孩的年龄比较小,肛门括约肌可能还没有发育完善,从而出现肛门括约肌松弛的情况,也会引起大便失禁的现象。一般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随着年龄的增大,肛门括约肌会逐渐发育完善,症状也会逐渐得到缓解。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到正规医院的小儿内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