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怔忡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通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病症。可见于多种疾患之中,尤以心悸最为多见,多种原因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异常,而表现为心中悸动不安。
心悸怔忡的发生与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导致心神失养,或心脾两虚,或心肾不交,或心虚胆怯,或痰饮扰心,或心虚脾弱,或久病失养等,而引起心悸、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耳鸣、疲倦乏力、面色少华、舌淡嫩、脉细弱等症状。治疗原则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疏肝解郁等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为归脾汤、酸枣仁汤等。
心悸怔忡的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不良因素。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病情加重。另外,心悸怔忡的患者还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