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标准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查、骨髓穿刺检查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临床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而且在发病前有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的情况,则可能是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体格检查

如果患者出现了皮肤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而且在发病前没有服用药物的情况,则可能是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实验室检查

患者还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血液内科,通过血常规检查、血浆ADAMTS13活性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等方式进行检测,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血小板黏附性下降,并且以上试验结果呈阳性,则可能是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基因检查

基因检查是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主要是利用DNA分析技术对血液中的DNA进行检测,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呈阳性,则可能是患有该疾病。

5、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主要是利用穿刺针通过骨髓腔抽取少量的骨髓液,并进行检测,能够判断骨髓中是否存在造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可以辅助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如果患者确诊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66
2014-11-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