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睡觉时经常抽筋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睡觉时经常抽筋可能是由缺钙、镁缺乏、维生素D缺乏、睡眠障碍、多发性肌炎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缺钙
当人体缺钙时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从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抽搐。可通过口服补钙剂如葡萄糖酸钙片、碳酸钙D3咀嚼片等进行补充。
2.镁缺乏
镁是体内多种酶反应的辅助因子,参与蛋白质合成和核酸代谢。镁缺乏会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导致肌肉收缩异常。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含镁药物纠正低镁血症,例如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等。
3.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吸收,其缺乏可能导致血液中钙水平下降,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晒太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天然补钙方式,每天坚持半小时左右即可满足身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
4.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伴随焦虑、紧张情绪,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肌肉过度活跃,进而出现夜间抽筋的现象。睡前适当泡脚可以缓解一天的疲劳,放松心情,改善睡眠质量。
5.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以骨骼肌炎症和变性为主要病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炎症细胞浸润、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肌肉僵硬、疼痛和无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泼尼龙片、醋酸片等激素类药物以及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针对睡眠期间频繁发生肌肉抽搐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钙、镁和钾的浓度。必要时,还应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试以排除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性。
66
2024-03-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