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保护剂局部应用
皮肤保护剂局部应用是指将产品均匀涂抹于受损皮肤区域,覆盖整个受影响区域并按说明书指示时间间隔使用。皮肤保护剂可形成一层薄膜,减少外界刺激,促进伤口愈合;适用于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皮肤损伤。
2.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起效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为30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抗组胺药能有效缓解瘙痒、红肿等症状,对轻度至中度皮肤反应有较好的效果;适合用于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轻微不适。
3.皮质类固醇药膏
皮质类固醇药膏通过涂抹于受影响皮肤区域来发挥作用,一般需连续使用数日至一周左右。此类药膏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快速减轻发红、肿胀及疼痛等问题;对于由化疗引起的一过性皮肤炎症有益。
4.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可通过口服方式摄入体内,其见效时间取决于个人代谢速度,但通常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开始发挥作用。这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因此可用于缓解化疗后出现的发热、头痛以及肌肉酸痛等情况。
5.硫酸镁湿敷
硫酸镁湿敷时,首先配制适当浓度的溶液,然后用无菌纱布浸透后敷于患处,时间依医嘱而定。硫酸镁湿敷有助于降低组织水肿和缓解局部疼痛;对于化疗引起的静脉炎有一定疗效。
在化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以减少外渗风险。若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护人员评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