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化疗药物外渗可以通过皮肤降温、局部冷敷、硫酸镁湿敷、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注射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皮肤降温
皮肤降温是指使用冰袋或其他冷却装置覆盖受损区域,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此措施有助于减少组织损伤,因为低温可减缓化学物质向深部组织扩散的速度。
2.局部冷敷
局部冷敷是将冰袋或冷冻物品放置于受损部位,每次冷敷时间不超过30分钟。冷敷能够收缩毛细血管、降低细胞活动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及肿胀现象;但需注意避免冻伤。
3.硫酸镁湿敷
硫酸镁湿敷时,取适量50%硫酸镁溶液加温至40℃左右浸透无菌纱布后贴附于受影响区域,按医嘱更换次数。由于硫酸镁具有良好的渗透压作用,在湿润条件下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来发挥其解痉、消炎效果;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4.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具体用法遵照医师指导。这类药物能有效阻断组胺受体,缓解因过敏反应导致的瘙痒等症状;若患者对本品过敏则不宜使用。
5.皮质类固醇注射
皮质类固醇注射通常由专业医护人员在医院内执行,剂量和频次依据病情需要而定。该治疗方法适合控制严重且广泛的组织水肿;长期使用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须严格监控副作用。
在化疗期间,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血液循环加速的风险。合理饮食也很重要,建议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绿茶等,以辅助机体对抗化疗带来的氧化压力。
66
2024-02-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