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能走路后肿了,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过度劳累、软组织损伤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治疗。
1、正常现象
脚踝骨折以后局部的软组织会受到一定的损伤,从而出现充血肿胀的情况,在走路的时候会加重对局部的刺激,从而出现肿胀的现象。患者可以通过多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休息一段时间以后肿胀的情况就会逐渐消失。
2、过度劳累
如果患者在骨折恢复期间,经常走路,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出现过度劳损的情况,从而引起肿胀的现象。建议患者通过多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肿胀的消退。
3、软组织损伤
如果患者在骨折恢复期间,骨折的部位受到了碰撞,可能会使局部的软组织受到损伤,从而出现肿胀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冰袋冰敷的方式进行处理,等到24小时以后再进行热敷缓解,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是感染、血液循环不畅等原因造成的,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骨科,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进行判断,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