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抗结核药对身体的危害一般有胃肠道不适、肝脏损伤、肾脏负担加重等。
1、胃肠道不适
抗结核药一般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胀或者是腹泻等,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厌食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服用,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2、肝脏损伤
抗结核药物一般需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导致肝脏出现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立即停止服用抗结核药物,以免导致肝脏损伤的情况加重。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3、肾脏负担加重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还可能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因为抗结核药物需要经过肾脏进行代谢,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肾脏出现负担,引起肾脏不适症状,如尿频、尿急等。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等危害。建议患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时,需要注意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