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核黄素缺乏病病因

刘宇 耳鼻喉科
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核黄素存在于食物中,大多与蛋白质相结合存在,耐热但不耐光,经光或日晒可引起不可逆分解而损失。核黄素亦不耐碱,其缺乏常与其它B族维生素的缺乏同时出现,特别是与烟酸关系密切。

  核黄素经小肠吸收,在肝及组织亦于血液中磷酸化,生成黄素单核苷酸(flavinmononucleotide,FMN)与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此二者为多种氧化酶系统的辅酶,直接参与氧化反应中的电子传递,故对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有重要作用。

  核黄素缺乏多见于长期以大量淀粉类膳食为主食,而又少食动物性蛋白及新鲜蔬菜者。谷物加工亦可失去大量核黄素。营养不良、慢性胃肠疾患或因核黄素摄入量减少,或因影响其吸收,皆易显现核黄素不足。其它原因如灼伤、创伤、结核病或长期发热,体内蛋白消耗增多,核黄素需要增加,也易发生核黄素缺乏病。医源性核黄素缺乏见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接受光疗时,因胆红素与核黄素可同时被降解,故光疗的新生儿血浆中核黄素含量明显下降。新生儿长时间光疗后,尤以母乳喂养者,易致核黄素缺乏。因母乳中核黄素含量仅为牛乳中的1/3。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疗法时可失去水溶性维生素,长期接受静脉营养治疗而遗漏添加核黄素者,皆易导致核黄素缺乏。

66
2009-06-2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