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期营养不良可能会引发低血糖、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等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1、低血糖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体内的血糖水平下降,从而诱发低血糖,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患者可以适当吃一点含糖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通常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必要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贫血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诱发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患者可以适当吃一点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通常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低蛋白血症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白蛋白减少,从而诱发低蛋白血症,出现水肿、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症状。患者可以适当吃一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通常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电解质紊乱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体内的电解质紊乱,从而出现脱水、心律失常等症状。患者可以适当吃一点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如香蕉、海带等,通常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5、心力衰竭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心肌功能受损,从而诱发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片、氢片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移植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