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胎儿先天性巨结肠怎么引起的?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胎儿先天性巨结肠可能由神经节细胞缺如、遗传因素、胎粪性巨结肠、感染因素或肠壁肌层发育不全引起。这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畸形,需要及时的新生儿科评估和治疗。
1.神经节细胞缺如
神经节细胞缺如是由于胚胎期神经管闭合障碍导致肠道中神经细胞迁移异常,使部分肠段失去正常的运动功能,进而引起肠内容物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巨结肠。这种情况会导致肠管扩张、积液和炎症反应。针对神经节细胞缺如所致的巨结肠,可考虑使用促进肠道动力药物进行治疗,如甲氧氯普胺片等。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隐性遗传等,这些遗传方式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影响神经节细胞的分布和功能,从而引发先天性巨结肠。遗传性巨结肠通常伴随家族聚集现象,患者可能出现便秘、腹胀等症状。对于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先天性巨结肠,建议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如结肠造瘘术、根治性手术等。
3.胎粪性巨结肠
胎粪性巨结肠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吞入羊水中的胎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排出,导致结肠梗阻。过多的胎粪堆积会刺激肠壁分泌黏液,进一步加重梗阻,形成恶性循环。轻度病例可通过口服乳果糖溶液缓解症状;重度则需行结肠切除吻合术。
4.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主要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受到细菌或病毒的侵袭,这些病原体可能会对胎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巨结肠的发生。抗生素治疗是常用方法之一,例如青霉素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但需谨慎使用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5.肠壁肌层发育不全
肠壁肌层发育不全是由于胚胎时期肠道平滑肌发育不良,导致肠壁薄弱,缺乏足够的收缩力来推动大便通过。这使得近端肠段内的压力逐渐增高,最终超过远端肠段的压力,形成近端肠段持续痉挛的状态。可以遵医嘱使用开塞露进行治疗,也可以用肥皂条刺激肛门排便。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畸形,新生儿应定期接受超声波检查以及直肠测压等评估肠道功能。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呕吐、腹泻或体重下降等情况,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肠胃不适的食物。
66
2024-01-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