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状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表现为贫血、黄疸、血尿、发热、出血倾向等症状,通常需要到血液科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和诊治。
1.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由于红细胞膜缺陷导致其寿命缩短,在骨髓中无效造血和溶血性贫血。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引起全身组织缺氧,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可通过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检测等评估贫血程度。
2.黄疸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可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溶血性贫血的情况,此时红细胞破坏增加,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多,超过肝细胞摄取和结合的能力,则会引起黄疸的发生。黄疸通常通过皮肤、眼白和尿液变黄来表现,可能伴随瘙痒。诊断常需进行肝脏功能测试,如胆红素水平测定。
3.血尿
当患者存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由于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大量的含铁血黄素微粒,这些微粒会刺激肾小球内皮细胞产生炎症因子,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引发血尿的症状。血尿可能伴有尿色改变,严重者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红色尿液。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血尿。
4.发热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自身红细胞产生反应,导致炎症反应和体温升高。发热可能伴有寒战,持续时间不一。温度测量是常见的初步筛查手段。
5.出血倾向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体内缺乏GPI锚连蛋白,这会影响红细胞的稳定性,使其更容易破裂并释放内容物,包括钙离子,这些钙离子可以促进凝血过程,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血小板黏附不足,进一步加剧出血。出血可能表现在任何部位,从轻微出血点到严重内脏出血。可以通过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测试来评估出血风险。
针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以及骨髓活检等检查项目。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输血、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术。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同时注意饮食调理,确保摄入足够的铁质和叶酸。
66
2024-02-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