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原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因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膀胱功能障碍、尿路梗阻或感染性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遗传因素
由于家族中存在相关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膀胱和尿道肌肉控制不力,进而引起反流。针对遗传性反流,可考虑应用抗反流手术进行治疗,如内镜下抗反流术。
2.神经发育异常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缺陷导致排尿控制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膀胱和尿道之间的协调失调,出现反流现象。对于神经源性反流,可以遵医嘱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3.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壁受到损伤或者患有某些疾病时,会导致其顺应性下降,储存容量减少,容易引起膀胱不稳定性的增加,继而导致膀胱收缩力量增强,造成尿液逆流入输尿管的现象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等方式改善膀胱功能,减少反流的发生。
4.尿路梗阻
当存在有尿路梗阻的情况时,会引起排尿困难,此时膀胱需要过度用力才能将尿液排出体外。而过度用力又会导致膀胱逼尿肌过度扩张,进而诱发膀胱壁薄弱区域出现破裂,使尿液从破裂处返流回输尿管。若是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则需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等。
5.感染性因素
如果膀胱部位受到了细菌入侵,炎症因子刺激可能会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导致膀胱储尿期压力过高,超过正常范围后就会引起膀胱输尿管反流。针对感染性反流,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例如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排尿习惯和症状变化,以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必要时,应安排进行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或膀胱造影等辅助诊断手段,以评估膀胱和尿路的功能状态。
66
2024-03-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