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症状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症状一般有发热、贫血、黄疸、脾大、淋巴结肿大等,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发热

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体内红细胞被破坏所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当患者发病时,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减少,从而无法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使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

2、贫血

患者发病时,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减少,从而无法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使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贫血症状。

3、黄疸

患者发病时,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导致胆红素升高,使患者出现皮肤发黄、巩膜发黄等黄疸症状。

4、脾大

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可能会导致脾脏功能受损,从而使患者出现脾大的症状。

5、淋巴结肿大

当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淋巴结出现肿大的情况,甚至会伴有疼痛的症状。

另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抑制炎症反应。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适当吃一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有利于补充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但是患者要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以免病情加重。

66
2021-08-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