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可以考虑捏脊、揉腹、运土入脾经、推三关、补脾经等方法进行调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咨询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捏脊
家长可将双手半握拳状,然后用拇指抵住第一横纹处,其余四指沿脊柱两侧伸开,从尾骨开始自下而上边推边捏,至第七颈椎即低头时最高点处结束。此操作能够刺激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从而起到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对于改善小儿厌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揉腹
家长可以用手掌顺时针绕肚脐旋转按揉腹部,每次按揉50-100次。通过揉腹的方法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缓解小儿厌食的症状。
3.运土入脾经
首先让患儿平卧在床上,然后使用右手掌根部紧贴于患儿的腹部,沿着肚脐部位做圆周运动。运土入脾经法具有消积滞、化痰涎的功效,因此能有效改善小儿厌食症引起的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
4.推三关
家长可用拇指桡侧缘从患儿虎口推向腕横纹300~500次。推三关属于外治法的一种,其具有疏风散寒、宣肺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症所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5.补脾经
家长可用一手握住患儿的手指,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照一定的方向从患儿的指尖向指根方向推动。脾经位于拇指螺纹面赤白肉际处,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病症,所以补脾经对小儿厌食有较好的效果。
在进行上述推拿前,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并监督,以免因手法不当引起不适。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利于病情恢复。
1.捏脊
家长可将双手半握拳状,然后用拇指抵住第一横纹处,其余四指沿脊柱两侧伸开,从尾骨开始自下而上边推边捏,至第七颈椎即低头时最高点处结束。此操作能够刺激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从而起到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对于改善小儿厌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揉腹
家长可以用手掌顺时针绕肚脐旋转按揉腹部,每次按揉50-100次。通过揉腹的方法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缓解小儿厌食的症状。
3.运土入脾经
首先让患儿平卧在床上,然后使用右手掌根部紧贴于患儿的腹部,沿着肚脐部位做圆周运动。运土入脾经法具有消积滞、化痰涎的功效,因此能有效改善小儿厌食症引起的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
4.推三关
家长可用拇指桡侧缘从患儿虎口推向腕横纹300~500次。推三关属于外治法的一种,其具有疏风散寒、宣肺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症所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5.补脾经
家长可用一手握住患儿的手指,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照一定的方向从患儿的指尖向指根方向推动。脾经位于拇指螺纹面赤白肉际处,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病症,所以补脾经对小儿厌食有较好的效果。
在进行上述推拿前,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并监督,以免因手法不当引起不适。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