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衡饮食摄入钙和维生素D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可以帮助维持骨骼健康。确保食物中富含钙和维生素D,如乳制品、深海鱼类等,以满足日常需要。
2.适量运动增加骨密度
适量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强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如步行、跑步、举重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3.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干扰钙的吸收和利用,影响骨骼健康。提倡戒烟限酒或不吸烟、适度饮酒。
4.定期药物干预治疗
通过药物干预可补充体内缺乏的钙质及维生素D,进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补钙,以及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滴剂改善缺钙情况。
5.定期骨密度检测
定期监测骨密度能够及时发现骨质流失情况,便于调整生活方式和用药方案。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特别是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尽早接受专业医疗评估和管理,以减缓病情进展并降低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