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急性溶血性贫血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急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超过骨髓造血补偿能力,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并伴有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的疾病。
急性溶血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其破坏速率超过骨髓造血补偿能力。这些因素可能包括遗传缺陷、感染、药物毒性等,引起红细胞提前破坏,进而引发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发热以及酱油色尿等不适症状。
为诊断急性溶血性贫血,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电解质分析、血生化检查、尿液分析以及胆红素水平测定等实验室检测。该病症通常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免疫抑制剂,重症者需输新鲜冷冻血浆、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状态。对于急性溶血严重病例,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以保证液体和营养支持。
患者应避免食用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免加重溶血反应。此外,患者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身体负担,有利于缓解不适症状。
66
2024-02-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