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为紫癜、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常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需紧急医疗干预。
1.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导致皮肤黏膜广泛出血为特征的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从受损的血管逸出到周围组织中,形成红色或紫色斑点。紫癜通常出现在四肢末端、臀部等部位,有时伴有疼痛或瘙痒感。
2.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所致,此时巨核细胞不能正常增殖分化,无法产生足够的血小板。血小板减少会影响止血功能,使机体容易出现瘀斑、鼻出血等症状。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在全身各处都可能出现出血倾向,但以皮肤、黏膜为主。
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当患者存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其体内的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表面的GPⅡb/Ⅲa受体结合后会刺激单核-吞噬细胞表达Fc受体,后者再通过与C3b结合而活化补体旁路途径,导致红细胞被破坏。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包括黄疸、尿色加深、乏力等,这些症状可能伴随有寒战、发热、腰痛等不适。
4.发热
发热可能是由感染或其他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系统激活所致。对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而言,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微血管炎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从而引发发热。发热通常伴随着畏寒、出汗不畅、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惊厥。
5.头痛
头痛是由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这可能是由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导致的脑水肿所致。头痛一般呈持续性钝痛,程度可轻可重,常伴有恶心呕吐。
针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进行血常规、血生化以及血小板功能测定等相关检查。治疗措施主要包括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以及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同时注意观察并记录任何新的或变化的体征和症状,以便及时就医。
66
2024-03-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