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溶血性黄疸症状是什么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溶血性黄疸的症状包括贫血、乏力、瘙痒、尿液呈深黄色、巩膜黄染等,通常需要就医以确定溶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1.贫血
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超过骨髓造血能力,导致外周血液中红细胞容量减少。当患有溶血性黄疸时,红细胞寿命缩短,容易被破坏,进而出现贫血的现象。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缺氧相关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等。
2.乏力
溶血性黄疸患者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铁元素从受损红细胞中释放出来,形成含铁血黄素,影响能量代谢,所以会出现乏力的症状。乏力可能伴随全身不适感,严重程度取决于贫血的程度。
3.瘙痒
溶血性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此时胆红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的感觉。瘙痒多为全身性,可伴有皮肤干燥和鳞屑。
4.尿液呈深黄色
溶血性黄疸患者的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在经过肝脏处理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使尿液颜色加深。这是溶血性黄疸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
5.巩膜黄染
巩膜黄染主要是因为胆红素代谢障碍,未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到达眼睛周围组织,使巩膜发黄。巩膜黄染意味着黄疸已经深入发展,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针对溶血性黄疸的诊断,可以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测试以及血涂片分析来确定是否存在贫血和胆红素升高的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光疗、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或脾脏切除术。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护肝脏健康,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溶血反应。
66
2024-01-3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