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要“打钉子”?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之所以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要“打钉子”,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可能伴随腰椎不稳、椎间隙丢失、椎体滑脱、椎管狭窄、脊柱侧凸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脊柱不稳定,需要通过“打钉子”来稳定脊柱结构。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
1.腰椎不稳
当患者存在腰椎不稳时,由于力学平衡失调,可能导致相邻两节腰椎之间的软骨组织向后方突出。这进一步导致了神经受压和局部炎症反应。对于此类患者,通过内固定器械如椎弓根螺钉来稳定腰椎是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2.椎间隙丢失
椎间隙丢失是指相邻两个腰椎之间的正常高度减少或者消失,使压力集中在突出的椎间盘上,从而加重了对周围神经的压迫。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人工椎间融合器来恢复并维持稳定的椎间隙高度。
3.椎体滑脱
椎体滑脱指的是一个或多个腰椎相对于其下方的椎体向前移动,增加了相邻椎间盘突出的风险。这会导致神经根受到挤压和刺激,进而引起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等内固定器材以稳定滑脱的椎体。
4.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指椎管或神经孔缩小,导致神经根受压,此时突出的椎间盘更易发生继发性改变而加剧症状。对于此病,可采用微创通道下减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扩大狭窄的椎管空间,缓解压迫。
5.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是一种三维畸形状态,即冠状面上脊柱偏离中线,矢状面上脊柱发生了旋转,这种不对称性的结构变化使得患处承受的压力分布不均,进而影响到邻近的腰椎间盘。对于患有脊柱侧凸的患者,可能会建议使用脊柱矫形器械,如脊柱侧凸矫正器进行治疗。
术后应定期复查,监测是否有钉棒松动等情况发生,以免影响康复进程。此外,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少脊柱负担。
66
2024-01-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