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说运动超过30分钟才有减肥效果?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运动超过30分钟才有减肥效果是因为能量消耗大于摄入、脂肪供能比例增加、肌肉氧化脂肪能力增强、促进脂肪分解的激素水平升高以及增加食欲调节激素的分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身体在长时间运动中更有效地燃烧脂肪,从而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
1.能量消耗大于摄入
长时间运动时,机体需氧量增大,为满足代谢需求,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更多的氧气。为了获得足够的氧气,身体会动员脂肪等储备能源进行燃烧以提供所需能量。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身体会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燃料,只有当葡萄糖供应不足时才会开始动用脂肪储备。因此,在运动初期,身体主要依赖快速供能物质如糖原来提供能量,只有在运动持续较长时间后,才开始调动脂肪储备作为燃料来源。
2.脂肪供能比例增加
长时间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和时间的延长,机体对脂肪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从而导致脂肪供能比例上升。脂肪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其在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较为缓慢,但能够提供持久的能量支持。因此,长时间运动时,脂肪的氧化分解能够有效地维持运动所需的能量供给,并有助于减少体内水分、电解质和矿物质的丢失。
3.肌肉氧化脂肪能力增强
长时间运动可以刺激肌肉细胞表面的脂肪酸转运蛋白表达增多,提高肌肉氧化脂肪的能力,进而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利用。此外,长时间运动还可以通过增加线粒体的数量和改善线粒体的功能来提高肌肉氧化脂肪的能力。
4.促进脂肪分解的激素水平升高
长时间运动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升高,这些激素具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例如,长时间度间歇训练可显著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进而促进脂肪分解并转化为能量。
5.增加食欲调节激素的分泌
长时间运动会使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此时机体会释放一些压力荷尔蒙,这些荷尔蒙会影响食欲中枢的活动,使人感到饱腹感增强。例如,长时间有氧运动后,人体内瘦素和胃饥饿素的浓度会发生变化,瘦素水平下降而胃饥饿素水平上升,这会使人产生饱腹感并降低食欲。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长时间运动对于减肥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不建议空腹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另外,如果体重基数较大或者存在某些慢性病史,则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以减少受伤风险。
66
2024-02-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