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通常有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作用机制通常有抑制心肌细胞钠离子内流、降低心肌自律性、减慢心率等。
1、钠通道阻滞剂
钠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内部的钠离子通道,来达到降低心肌细胞钠离子内流的作用,从而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常见的钠通道阻滞剂有苯妥英钠片、利多卡因片等。
2、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内部的β受体,来达到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的作用,从而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
3、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内部的钙通道,来降低心肌细胞钙离子的内流,从而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
除上述药物外,还有钠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