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抑制钠离子内流、延长动作电位、减慢传导速度、改善膜反应性、调整自律性等作用。
1.抑制钠离子内流
通过阻断钠通道,减少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梯度,降低快钠电流,从而减少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率。
2.延长动作电位
由于钠通道被阻滞,导致钠离子内流受阻,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间延长。
3.减慢传导速度
由于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率下降,导致兴奋传导速度减慢。
4.改善膜反应性
通过调节膜反应性,提高心脏对电信号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增强心脏收缩力。
5.调整自律性
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动节律性,调整心脏的自律性。
使用此类药物时需监测电解质水平,避免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及副作用。
66
2024-03-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