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分类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急性肾衰竭可能是由肾前性休克、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后梗阻、肾血管性急性肾衰竭、遗传性肾病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肾前性休克
肾前性休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使肾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此时肾脏血流量减少,无法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导致尿量减少、毒素积累和水肿。对于肾前性休克所致的急性肾衰竭,需要维持足够的血容量以改善肾脏血液供应。例如进行补液治疗,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增加尿量。
2.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细胞,导致肾小管结构和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治疗急性肾小管坏死通常包括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血压以及预防并发症。如遵照医生指导通过口服复方α-酮酸片、碳酸氢钠片等药物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3.肾后梗阻
肾后梗阻由尿路结石、肿瘤压迫等原因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尿液潴留引起肾盂内压力增高,肾实质受到挤压,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肾前性肾衰竭的情况。解除肾后梗阻常需手术治疗,如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旨在恢复尿流畅通。
4.肾血管性急性肾衰竭
肾血管性急性肾衰竭是由肾动脉狭窄或栓塞引起的肾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肾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急性肾衰竭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扩张肾动脉的药物,常用的有硝普纳注射液、盐酸碱注射液等,有助于缓解肾动脉痉挛,改善肾血流量。
5.遗传性肾病引起的急性肾衰竭
遗传性肾病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针对遗传性肾病的治疗需考虑遗传咨询和家系调查,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保证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等。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水平和尿素氮含量,以便及时发现肾功能变化。还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体内废物的排泄,但应避免过量饮水以防加重肾脏负担。
66
2024-02-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