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物治疗可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肝功能损害以及失眠等不良反应。
1.恶心
恶心可能是由于抗结核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等症状,长期可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2.呕吐
抗结核药物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胃肠系统或干扰神经调节机制引起呕吐。该症状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时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3.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通常是因为抗结核药对消化道产生刺激作用,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吸收能力降低。持续的食欲不振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引发贫血等其他并发症。
4.肝功能损害
抗结核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损伤肝脏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具体表现为乏力、右上腹不适、厌食油腻、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5.失眠
失眠可能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所导致。失眠可能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
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期间,应密切监测任何不适症状,如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66
2025-09-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推荐文章 健康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