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感觉心冷,心慌可能是心气虚、心血不足、心阴虚、心阳不振、心虚胆怯证等证状。
1、心气虚
心气虚是指心气不足,推动和调控血液、体液、精微等运行的作用减弱,使身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心跳节律不齐、胸闷气短、头晕目眩、疲倦乏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养心生脉颗粒、宁心宝胶囊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心血不足
心血不足是指心血亏虚,濡养心脏的功能减退,使心脏的推动、温煦、兴奋等功能减退,导致患者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舌淡、脉细弱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归脾丸、人参归脾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心阴虚
心阴虚是指心阴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患者主要表现为心烦、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潮红、口干、盗汗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心阳不振
心阳不振是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气血凝滞不通,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心悸、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小便清长、舌淡、脉细弱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桂枝甘草汤、参附汤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心虚胆怯证
心虚胆怯证是指心虚胆怯,遇事易惊恐,遇事善惊,静卧不安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安神温胆丸、安神定志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论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