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抗结核药引起不良反应怎么办?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抗结核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抗结核药剂量调整、抗结核药类型更换、免疫调节治疗、肝脏保护药物、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1.抗结核药剂量调整
通过减少抗结核药物的使用量来降低药物副作用。适用于因过量用药导致的轻微不适症状。
2.抗结核药类型更换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替代原方案中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的药物。当发现现有药物无法耐受时,可考虑替换为其他类型的抗结核药物以减轻不良反应。
3.免疫调节治疗
采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非特异性地抑制机体免疫应答,从而减轻过敏性反应。对于存在免疫异常激活且可能加剧结核病进展者有益。
4.肝脏保护药物
肝脏保护药物可以增强肝细胞再生能力,促进受损肝细胞修复,改善肝脏功能。在抗结核治疗期间,肝脏受到损伤的情况下,可以服用肝脏保护药物进行保肝护肝治疗。
5.胃黏膜保护剂
胃黏膜保护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层覆盖于胃黏膜表面,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直接侵蚀。主要用于缓解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部不适及消化道溃疡等问题。
在使用抗结核药物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任何新的或恶化的症状。若不良反应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则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66
2024-04-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