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抗结核药物治疗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厌食、肝功能损害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
1.恶心
恶心可能是由于抗结核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等症状,长期可导致营养不良。
2.呕吐
呕吐通常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或神经性呕吐所致。会导致消化道不适,进一步加重恶心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厌食
厌食可能与抗结核药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作用有关。持续厌食会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4.肝功能损害
肝功能损害是抗结核药物通过肝脏代谢引起的一种毒性效应。可表现为乏力、黄疸、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可进展为肝衰竭。
5.皮疹
皮疹的发生与抗结核药物诱导的免疫应答有关。典型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等,严重时可伴有瘙痒或疼痛。
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期间,患者应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66
2024-02-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