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乙状结肠切除后的影响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乙状结肠切除后可能引起术后肠梗阻、术后出血、术后感染、吻合口漏、尿潴留等并发症。
1.术后肠梗阻
术后肠梗阻可能由于肠道血供不足、手术损伤或粘连引起,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可表现为腹痛、呕吐和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肠管坏死。
2.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通常是因为手术过程中血管未完全止血或凝血功能异常所致,血液从受损的血管流出。出血量多少不一,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止血,大量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及生命危险。
3.术后感染
术后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细菌污染引起的,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处。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脓毒症等现象,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抗感染治疗。
4.吻合口漏
吻合口漏是指手术中将两段肠管连接起来的部分出现液体或固体物质渗出的情况,多因缝合技术不当、组织愈合不良等原因造成。会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需要紧急手术干预,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5.尿潴留
尿潴留指尿液在膀胱内无法正常排出,可能与麻醉药物影响、神经损伤有关。患者可能会经历下腹部不适、胀满感和频尿感,但不能排尿。可通过热敷下腹部或听从医生指导进行针灸来缓解症状。
术后恢复期间应密切监测任何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接受适当处理。
66
2024-11-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