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怎么治疗

郑永江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采取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1.肝素
使用肝素时,可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来抑制凝血因子活性,从而防止血液凝固。适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阶段,以预防血栓形成。
2.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通常皮下注射给药,每日一次,剂量依据体重确定。其小分子结构使其更容易穿透组织并持续发挥作用,同时减少出血风险。低分子肝素能直接抑制凝血因子Xa,阻断凝血过程。适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晚期、需要快速控制高凝状态的情况。
3.华法林
华法林口服,初始剂量根据INR目标值调整,定期监测INR水平。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降低凝血能力。它是一种间接抗凝剂,需连续服用数天才能发挥效果。适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后期,用于长期维持抗凝状态,预防血栓复发。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出血倾向,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66
2024-06-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