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通常在13-18岁左右发育成熟,骨架的发育与身高、体重、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出现骨架发育异常,可以到骨科就诊。
骨架是指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大小,形态的大小和功能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骨骼生长发育较快的儿童,一般在骨骼发育3-4年后开始出现骨架,至青春期达到高峰,而青春期后逐渐骨化,形成骨骼,大约在20岁左右停止发育。
骨架过大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遗传因素所致,或者是由于在骨骺线未闭合前,过度进行体育锻炼、饮食营养过剩等原因,导致骨骺线过早闭合,引起的骨骼发育异常。而身高和体重是骨架发育的影响因素,一般轻度的骨骼发育异常,在青春期很快就会停止,而严重的骨骼发育异常,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达到骨骼发育成熟。一般情况下,骨骺线在14-18岁之间逐渐闭合,如果要确定骨骼是否停止发育,可以进行骨密度测量来明确。
骨骺线未闭合前,青少年剧烈运动、外伤后容易造成骨骺线处的骨折,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因此,针对骨骼发育异常的患者,要及时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