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心情压抑,想哭,多与自身消极情绪有关,也可能是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导致的。若想哭的情况长期存在,则应引起重视,可就诊于精神心理科,通过心理检查、精神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一、非疾病因素
有事心情压抑,想哭的情况多见于负面情绪过多人群,如父母过于严厉、近期内遭遇负面事件或人际关系不和谐等,这些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则会积压在心底,进而出现想哭的表现,还可伴有心情压抑、悲观、厌世等。
二、疾病因素
1、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抑郁症通常会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等,从而也会引起心情压抑,想哭的现象。同时还会伴随自责、自罪、睡眠障碍以及精神运动迟缓等症状。通常可遵医嘱给予抗抑郁的药物治疗,比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氯米帕明等。
2、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引起焦虑情绪的原因较多,比如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等。通常会伴随情绪紧张、心烦,以及心慌、胸闷、恐惧等,从而会引起心情压抑,想哭的症状。同时还会伴随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给予抗焦虑的药物治疗,比如艾司唑仑、、丁螺环酮等。
3、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引起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比较多,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有关。双相情感障碍会导致患者出现情感高涨、精力减退、疲乏、焦虑、烦躁等,从而也会引起心情压抑,想哭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拉莫三嗪、利培酮、奥氮平等药物治疗,同时还需配合心理治疗,如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等。
4、其他疾病:如果是脑卒中、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有事心情压抑,想哭的症状,同时还可伴有头痛、幻觉、错觉、思维混乱等症状,可通过脑电图、精神评估量表、心理测评等检查明确诊断。
有事心情压抑,想哭的患者,日常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如有不适症状,需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