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当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时则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这将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进一步的器官病变,这一临床综合征被统称为贫血。一般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判断是否贫血。
1、血常规检查判断
血常规检查是通过抽血化验的方式进行检查,通过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的情况。如果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值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则可以判断患者存在贫血的情况。
2、观察血常规检查中指标
还可以通过观察血常规检查中的指标,判断是否贫血。如果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而血红蛋白的浓度在正常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患者不存在贫血的情况。如果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而血红蛋白的浓度在降低,则可以判断患者存在贫血的情况。
3、观察临床症状
贫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是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角炎、舌炎、吞咽困难等症状。如果是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缺乏、腹泻等症状。如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
4、观察血液指标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如果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值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则可以判断患者存在贫血的情况。如果患者存在贫血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
5、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是采取骨髓液体进行检测的一种方式,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判断造血功能是否异常。如果患者骨髓象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值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则可以判断患者存在贫血的情况。如果患者骨髓象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值正常,且造血功能没有异常,则可以排除贫血的情况。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