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牙槽骨破坏方式有哪几种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牙槽骨破坏的常见方式包括炎症性吸收、外伤性骨折、肿瘤性破坏以及感染性破坏。
牙槽骨破坏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炎症性吸收、外伤性骨折、肿瘤性破坏以及感染性破坏。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影响组织修复与再生,导致骨质流失。牙槽骨破坏通常伴随牙齿松动、疼痛、咀嚼困难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面部畸形、张口受限等现象。
诊断牙槽骨破坏时,可以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骨骼结构,还可以通过CT扫描或MRI成像来获取更详细的影像信息。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活检以确定是否存在恶性肿瘤。治疗牙槽骨破坏的方法取决于其原因和程度。一般情况下,保守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教育、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例如植骨术或内固定术。
患者应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硬物咬嚼,以减少对牙槽骨的机械损伤。
66
2025-02-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