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一般指薏苡仁,芡实和薏苡仁、红豆一起煮祛湿的效果一般比较好。
1、芡实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带下、遗精、滑精、遗尿等症状。芡实还具有补肾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盗汗、耳鸣、须发早白等症状。
2、薏苡仁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湿痹、关节肿痛等症状。
3、红豆
红豆味苦,性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脾虚、湿疹、痈肿、疮疡等症状。红豆还具有补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4、生姜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等症状。生姜还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辅助祛除体内湿气。
5、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等症状。茯苓还具有宁心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心神不安引起的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等症状。
体内湿气重的患者可以通过艾灸、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调理,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