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病人不能动,自己拔了尿管,可能是由于插尿管时不适、尿道损伤、尿路感染、膀胱痉挛、尿潴留等原因引起的,建议病人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插尿管时不适
由于病人的年龄较大,并且身体的各个器官已经逐渐衰老,如果在插尿管时,不注意自身的护理,可能会使尿管对尿道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疼痛、无法自主排尿等症状。建议病人在插尿管时,需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同时,病人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2、尿道损伤
如果在插尿管时,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尿道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尿血、尿频等症状。建议病人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病人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导尿的方式进行治疗。
3、尿路感染
如果病人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细菌通过尿道口进入尿道,可能会诱发尿路感染,会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腰痛、发热等情况。病人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病人也可以适当多喝水,促进排尿,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4、膀胱痉挛
如果病人在插尿管时,导致膀胱部位受到一定的刺激,从而诱发膀胱痉挛,会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尿痛、血尿等情况。病人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颠茄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病人也可以通过膀胱区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
5、尿潴留
如果病人在插尿管时,没有将尿管的型号调好,可能会导致尿液无法排出,从而诱发尿潴留。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导尿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病人也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方式,促进尿液的排出。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病人适当进行运动,比如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强抵抗力。若病人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