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石膏后发痒,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处理,多考虑是过敏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皮肤刺激、石膏过敏、局部感染、末梢神经炎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在明确病因后接受有效的治疗。
1、过敏
如果患者对石膏中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的症状。患者需要及时更换石膏,避免再次接触石膏。同时也需要注意局部的清洁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
2、皮肤刺激
石膏属于一种外固定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石膏对局部的皮肤进行固定,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是石膏固定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局部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皮肤发痒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不用过于担心。患者可以通过温水浸泡的方式进行改善。
3、石膏过敏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而且对石膏中的成分过敏,此时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红肿、皮疹等不适的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将石膏拆除,避免再次使用石膏。同时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4、局部感染
如果在打石膏的过程中,不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护理,可能会导致局部受到细菌感染,也会伴随着发痒、刺痛等不适的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也需要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用手抓挠。
5、末梢神经炎
如果在打石膏的过程中,不注意肢体末端的保暖,可能会导致末梢神经受到刺激,从而诱发炎症反应,也会伴随着发痒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例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6片等。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