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下肢肌肉萎缩的原因

王晓东 骨科 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下肢肌肉萎缩很可能是因为长期不运动引起的,也可能是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脑梗死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长期不运动

若是日常生活中长期不运动,可能会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出现肌肉体积缩小、肌肉力量减弱等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不运动,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2、外伤

如果下肢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使局部软组织受损,从而出现红肿、疼痛等现象,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腰椎间盘突出症

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群,长期弯腰工作会使局部神经受到压迫,使腰部、下肢出现放射痛、下肢麻木等情况,还可能会伴随腰部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依托考昔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牵引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4、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可能因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使末梢神经部位受到病原体感染,诱发多发性末梢神经炎,会出现感觉障碍、肢体远端发麻、肌肉萎缩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改善,比如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等,也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缓解。

5、脑梗死

可能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会出现感觉障碍、偏瘫、共济失调等情况,还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必要时可以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治疗。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3-08-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