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怎样才能查出来呢

郑永江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可以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等检查来确定。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等数量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若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由于某些药物影响或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此时应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
2.凝血功能检查
此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可直接反映凝血机制是否正常。如果PT延长或APTT延长,则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其他凝血障碍。而纤维蛋白原降低则可能与肝脏疾病有关。
3.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是参与止血的重要成分之一,其计数异常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因此也是评估凝血功能的关键指标。低血小板计数可能表明存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需要进一步确诊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在接受凝血功能检查之前,建议保持空腹状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同时,如果有服用抗凝药物或有其他慢性病史,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或告知医护人员,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凝血功能。
66
2024-07-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