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到脚后一般需要在24小时内处理,可以自己走路,但前提是在受伤后24小时内进行处理。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轻度
如果患者只是轻度的崴脚,没有出现骨折或者脱位等情况,一般在受伤24小时内可以进行冰敷,能够使毛细血管收缩,缓解肿胀、疼痛的情况。在24小时后可以进行局部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恢复。
2、中度
如果患者崴到脚后出现了骨裂或者轻微的脱位,一般在受伤24小时内需要进行石膏固定,在此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下地活动,以免加重病情。在受伤24小时后,患者可以适当下地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3、重度
如果患者崴到脚后出现了骨折或者脱位等情况,一般比较严重,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如骨折切开复位术等,在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下地活动,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4、特重度
如果患者崴到脚后出现了韧带完全断裂的情况,一般比较严重,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剧烈疼痛、明显肿胀、淤血等症状,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韧带修复术等,在手术后患者还需要进行石膏固定,一般需要在4-6周后才能拆除石膏,恢复正常的活动。
5、注意事项
患者在崴到脚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下地活动,以免加重病情。在休息时可以将患肢抬高,能够促进血液回流,有利于消肿。
另外,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