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晚上睡觉总感觉很冷,怎么回事呢?

柯怀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三级
咨询
晚上睡觉总感觉很冷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糖尿病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引起夜间寒意。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产热量减少。体温调节中枢为维持体温稳定而增加产热,此时可能出现畏寒、怕冷的感觉。补充甲状腺激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如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以调整药物剂量。
2.贫血
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因此容易感到寒冷。纠正贫血通常需通过饮食调整和铁剂、叶酸等贫血改善药进行治疗。
3.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异常,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引起局部温度偏低的现象。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类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导致夜间反复出现上气道塌陷,从而引起短暂的呼吸中断,导致低氧血症,使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怕冷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口腔矫正器等设备来保持呼吸道通畅。
5.糖尿病
血糖水平过高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影响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此时就可能会有手脚冰凉的症状发生。患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阿卡波糖片等控制血糖水平,进而缓解不适症状。
针对上述病症,建议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血常规以及空腹血糖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66
2024-02-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