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吃饭时总咬舌根是怎么回事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吃饭时总咬舌根可能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口腔功能紊乱、舌系带过短、神经肌肉协调障碍、缺锌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导致咀嚼不充分,增加吞咽困难和误吸的风险,从而引起舌损伤。改善饮食结构,如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橙子等,有利于促进黏膜修复。
2.口腔功能紊乱
口腔功能紊乱可能影响舌头运动的协调性,导致频繁咬到舌根。通过物理疗法进行治疗,例如使用牙套或功能性矫治器来调整牙齿和颌骨的位置关系。
3.舌系带过短
舌系带过短限制了舌头前伸和上抬的动作范围,使舌尖无法正常接触硬腭,从而容易咬到舌根。手术矫正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如舌系带切断术,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
4.神经肌肉协调障碍
神经肌肉协调障碍会影响大脑对口腔内各种动作的控制能力,包括咀嚼和吞咽,因此会导致经常咬到舌根。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药物进行调理,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
5.缺锌
缺锌会影响味觉和嗅觉的敏感度,进而影响进食过程中的感知和判断,可能会出现咬舌的现象。补锌是治疗缺锌的主要方法,可通过口服锌补充剂或食物摄入来纠正缺锌状态,如牡蛎、瘦肉等。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监测任何潜在的问题。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血液微量元素检测,以评估体内锌含量是否正常。
66
2024-03-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