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的症状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可能导致眩晕、疲劳、呼吸困难、心悸、尿量增加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眩晕
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可能导致血压降低,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眩晕。这种眩晕通常发生在头部位置改变时,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
2.疲劳
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会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心脏需要更多的力量来维持血液循环,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身体疲劳。疲劳感可能会出现在整天的不同时间,尤其是在体力活动后。
3.呼吸困难
当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时,心脏需额外加压以维持足够的血液流动。长时间的心脏负荷增加会引起肺部淤血,从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呼吸困难可能表现为深度呼吸、快速呼吸或需要倚靠支撑才能呼吸。
4.心悸
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会使得心脏收缩力增强以保持足够的血液供应,此时患者会出现心跳加快的情况,进而诱发心悸。心悸可能被描述为胸部不适或跳动不规则的感觉,在安静状态下尤为明显。
5.尿量增加
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可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导致尿液中钠离子浓度升高,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进而使肾脏重吸收水分减少,排泄量增多。尿量增加伴随频繁排尿且尿量大于2.5L/天。
针对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的症状,建议进行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等以评估心血管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盐酸米多君片、硝苯地平片等,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也至关重要。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突然站起,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同时注意均衡饮食,避免高盐摄入,以预防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引起的不良后果。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