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脾阳不升胃气不降的原因

任培华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脾阳不升胃气不降可能由饮食不当、情志失调、过度劳累、久病体虚、先天禀赋不足引起,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治疗应以温阳健脾、理气和胃为主。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以便获得专业的中医诊疗和调理。
1.饮食不当
由于长期食用寒凉、生冷食物导致脾胃受到损伤,进而影响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出现脾阳不升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理中丸、小建中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2.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到脾胃的正常运行,从而引起脾阳不升和胃气不降的情况发生。针对此病因所致的症状,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针灸等方式来改善病情。
3.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引起脾气亏虚,不能够起到正常的运化功能,所以会出现脾阳不升的现象。对于脾阳不升的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4.久病体虚
久病体虚是指身体长时间处于虚弱状态,可能会导致气血阴阳亏损,使脾脏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出现脾阳不升的现象。此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等药物进行调理。
5.先天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则脾肾阳气亏虚,无力推动阴津上承,故见口干欲漱水而不欲咽;脾阳不振,水湿失于运化,故见尿少色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均为阳气衰微之象。对于先天禀赋不足引起的脾阳不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缓解脾阳不升胃气不降的症状。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