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不上厕所大便,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等病理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生理因素
若患者日常饮水量过少,导致肠道内的食物残渣较为干燥,难以排出,从而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可多饮水,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菠菜、玉米等,同时还需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的特征为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而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等可诱发肠易激综合征。若患者精神压力过大,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引起肠道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上述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等不适症状。此外,还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利福昔明等药物治疗,以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
3、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指发生在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脓血便等,常反复发作,症状可轻可重。若患者不积极治疗,可导致出现上述症状。慢性结肠炎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美沙拉秦等,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腹泻等症状。此外,还可遵医嘱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腹泻等症状。
除以上常见因素外,也可能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肠梗阻、直肠息肉等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