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建议卧床休息,补充营养及维生素,给予清热利胆利湿、解痉止痛药物,如罗浮山消炎利胆片。病情没有好转者,服用中药治疗。常用中药方为金钱草30克、白芍30克、龙胆草20克、通草15克、柴胡15克、大黄10克、木香10克、黄芩10克、败酱草30克、法半夏10克。病情危急者行胆囊切除术治疗,彻底去除病灶和结石。年老体弱者胆囊造瘘术,术后有并发症者行外科手术治疗。饮食方面,多喝米汤、果汁,少吃辣椒、葱、蒜,适当吃蒲公英山楂粥,喝消炎利胆茶。
地址:总院: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分院: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3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1.急性、亚急性、慢性胆道系统炎症性瘀滞性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胆汁性肝硬化、肝炎、肝炎后综合征,胆道手术后综合征。这些疾病在临床上往往有以下症状及体征:上腹饱胀不适,右上腹疼痛,右肩放射性疼痛,恶心,嗳气,呕吐,食欲不振。剑突下偏右压痛,右上腹饱满,肝区叩击痛或不适,莫非氏征(+)/(-),发热等。2.伴有胃炎的脂肪消化不良、饭后嗜睡和胆原性偏头痛。3.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4.植物神经性肌张力障碍所致胆囊运动障碍(高张性/低张性),胆囊憩室、畸形等。
用于湿热蕴结所致发热,黄疸,小便黄赤,恶心呕吐,纳呆,胁痛腹胀,舌苔黄腻或厚腻干白,或湿热下注所致尿道灼热刺痛、小腹胀痛,以及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泌尿系感染等见有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