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脾脏切除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小板输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等,根据医嘱调整剂量。这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抑制免疫反应,降低巨核细胞破坏,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
2.脾脏切除术
脾脏切除术通常采用开放式手术或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方式,在有资质的医院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执行。该手术旨在移除病态肿大的脾脏,减轻其对正常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破坏,改善贫血及出血倾向。适合于反复发作且对激素治疗无效者。
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需要在无菌条件下抽取患者血液并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将含有高浓度IgG的溶液静脉滴注给患者。IgG能够封闭Fc受体,阻断补体活化途径,因此可使产生自身抗体的巨核细胞免遭破坏;另外还可促进已被吸附在血小板表面的自身抗体解离下来而不致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所清除掉。
4.血小板输注
当患儿血小板计数低于一定阈值时,可通过静脉途径给予外源性血小板产品来提升患者循环中血小板数量。该方法快速有效补足因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低血小板计数状态;但需注意防止过敏反应及相关感染风险。
5.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阿伐曲泊帕等,按说明书指导使用。上述药物能够模拟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的作用机制,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巨核细胞并释放更多的血小板入血流,从而增加血小板数量。
家长应密切监测孩子的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相关检查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受伤,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66
2024-02-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