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晕船效应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晕船效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通常在船上或海上旅行中发生,可以通过药物预防。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寻求医疗帮助。
1.恶心
晕船效应主要是由运动刺激前庭器官而引起的,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进而引发恶心的症状。恶心感通常发生于上腹部,可能伴随腹部不适或食欲减退。
2.呕吐
晕船时由于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导致前庭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呕吐中枢兴奋,出现呕吐的现象。呕吐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但常在剧烈运动后出现,伴有腹部绞痛和腹泻。
3.头痛
晕船时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会引起脑血管痉挛,从而诱发头痛的发生。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可位于头部任何位置,有时可放射至颈部。
4.眩晕
晕船时由于内外源性因素影响了正常的前庭功能,使机体无法感知自身的位置变化,进而导致眩晕的发生。眩晕表现为不稳感或环境旋转感,严重时甚至难以站立。
5.心悸
晕船时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会使得心跳加快,从而引起心悸的情况发生。心悸往往伴随着焦虑或恐惧情绪,且患者自觉心跳异常强烈。
针对晕船效应,建议进行体格检查、前庭功能测试以及直立倾斜试验等。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以及物理疗法如压力衣裤。在航行期间,应避免空腹、穿着紧身衣物,并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减少晕船症状的发生。
66
2024-01-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